9月26日,浙江杭州临安枫树岭村内的特色产品。 吴怡欣 摄
“这边是本地的农产品,那边是畲族文创……”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太阳镇枫树岭村的畲族文化展陈馆很是热闹,杭州市临安区侨联委员、临安区欧美同学会理事、临安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常务理事陈小娇热情地为来客介绍着当地特色产品。
留学归来后,“85后”青年陈小娇曾在韩国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工作。然而,对家乡的牵挂让陈小娇在2019年回到枫树岭村。她说:“回乡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个人发展与家乡建设结合起来。于是,我选择了乡村创业。”
依托海归身份,陈小娇加入欧美同学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等组织,不仅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对接了不少资源。
特写江西玉山“同心服务团”助力“甜蜜经济”
玉山县绿康家庭农场葡萄种植基地内,游客在采摘葡萄。据了解,该基地是玉山县委统战部重点联系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依托“统战+产业”帮扶机制,引入农业专家团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电商服务组等资源,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助力基地客流量同比增长30%以上。葡萄种植基地负责人陈文标介绍,经过数年的发展,农场已经从单一种植拓展到采摘体验、休闲观光等多业态,今年销售额较往年同期增长20%左右,总收入增加4万多元人民币
带着这些支持与资源,陈小娇将创业第一步锚定在农产品的品牌化上。枫树岭村是临安区5个民族村之一,基于这一背景,陈小娇创立了“畲和”品牌,以“选品+文化赋能”为核心,紧扣畲乡特色,筛选出当地特有的优质农产品,并将畲族凤凰图案等经典纹样融入包装设计。
如今,“畲和”品牌已涵盖菅叶粽、红曲酿等多款特色产品,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至10万元人民币。
2021年,为持续盘活乡村资源,陈小娇在枫树岭村“共同富裕示范基地”推行“数字认养”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由企业认养村里的“三土”——土猪、土鸡和土地,村民只管安心种养,不用愁销路。目前,已有8家企业与枫树岭村达成“数字认养”合作。2024年,枫树岭村土地认养面积达200亩,土鸡认养覆盖30户农户,土猪认养销售额突破50万元。
陈小娇还在枫树岭村成立乡创工作室,吸引了20余位乡村创业者加入。在这里,她不仅分享自身经验,还积极连接青年导师与行业专家,构建乡创工作室的导师资源库,为乡村创业者提供系统性指导。
陈小娇说:“我希望更多年轻人能走进乡村、了解乡村,看见除了在城市就业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中新社电 钱晨菲 吴怡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