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初冬文旅市场热潮涌动。曲艺、舞蹈、实景演艺等多元文艺形式深耕场景创新,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给观众带来兼具文化深度与互动趣味的沉浸式体验。



近日,由中国曲协等单位主办的第六届中国西部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在四川举行。300多名曲艺工作者汇聚一堂,带来了相声、小品等经典形式,以及四川清音、陕北说书等20余种地方特色曲艺。聚焦时代发展、贴近群众生活,生动呈现了西部地区曲艺艺术的多元魅力与时代活力。



文艺赋能文旅的创新实践不断涌现。在湖南益阳清溪村,由中国舞协主办的“2025 中国舞协环境舞蹈季”以肢体为笔,舞蹈艺术家们通过环境舞蹈即兴创作表演、舞蹈摄影创作等形式,在文学场馆与山水间即兴创作,拓展了舞蹈艺术的表达空间。



而在山东临沂费县天蒙景区,大型行进式实景演艺《沂蒙山小调》以山峦为舞台、云海为幕布,游客们沉浸式穿梭于复原的革命场景,亲手推起承载着军民深情的支前小车,在亲身参与的互动中体悟沂蒙精神。
健康我来说丨老年人“全年无休”式健身科学吗?
老年人“全年无休”式健身科学吗?新华社《健康我来说》邀请华东医院疼痛科兼康复科主任郑拥军,为大家答疑解惑。记者 高菲菲狄春袁全章笑秋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激活文学IP 百年车站变身消费空间
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创新融合,正为文旅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11月22日,朱自清散文《背影》发表百年主题活动在江苏南京举行。当地以“文学IP+文旅场景”深度融合,让闲置的老车站变身沉浸式消费的新热点。


《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月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意象。作为这份记忆的承载地,南京浦口火车站在街区更新中,通过场景复原、符号具象化等方式,将文学记忆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文化消费空间。



城市街区的更新不仅让原来闲置的老车站重焕生机,更构建起文旅消费新生态。更新后,这里举办系列文化活动,整合餐饮、文创、住宿等多元业态,迅速成为长三角的打卡胜地。据了解,10月份以来,浦口火车站周边客流量环比增长超40%。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祁智表示,能把这一块地保存下来,就是保存了一段历史,让大家从书本中来到现场,从现场再回到书本当中,整个感受是立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