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开放谈)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蔓延,全球供应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准确把握、分析研判全球供应链的趋势和特点成为各界重要关切。

第三届链博会期间,中国贸促会发布了由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全球供应链连接指数、全球供应链创新指数和全球供应链韧性指数(以下分别简称“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韧性指数”)共同构成的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对全球供应链外部环境、连接程度、创新水平、发展韧性进行了全面评估。

全球供应链总体较为稳定,正变得更有效率和活力。

2018—2024年,四个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充分表明尽管世界经济中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持续增加,但促进因素始终占据主流地位,全球供应链正朝着更有效率、更富活力的方向发展,再次表明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其中,促进指数量化评估全球供应链促进力度,由基值1增长至2.71,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05%,表明全球供应链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向好,积极因素始终多于消极因素;连接指数系统呈现全球供应链连接程度,由基值1增长至1.56,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68%,表明全球供应链连接状态相对较好,倾向保持连接的状态;创新指数全面衡量全球供应链内驱动力,由基值1增长至2.16,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68%,表明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供应链创新水平持续增强;韧性指数科学反映全球供应链内在质量,由基值1增长至1.22,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表明全球供应链内在韧性略有增强。

全球供应链韧性仍相对脆弱,需各方协同发力增强韧性水平。

2018-2024年,韧性指数增幅小、波动幅度大,自2022年起连续两年下降,虽在2024年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复至2021年的历史高位。当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中任一指数下降时,韧性指数也会下降,表明全球供应链内在韧性相对脆弱,安全性和稳定性仍面临挑战。同时,仅当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三者均上升时,韧性指数才会上升,表明只有全球供应链促进体系各方面共同发力,全面提升促进、连接、创新三个指数,才能真正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水平。

水果为什么越来越好吃了?(“果”然不简单①)

夏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消费者在大快朵颐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好奇和疑问 “水果为什么越来越甜了”。

尽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受到冲击、合作出现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倾向,但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致力于以实际行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维护者、建设者。中国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全球供应链合作、推动技术进步和增强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维护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力量。

中国还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中国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不确定的世界提供新机遇、注入新动力,通过坚定不移增强创新能力,让许多产业实现了从跟跑逐步向并跑、领跑的转变;通过完善产业体系,成为联合国标准下工业门类最全、配套最为完整的国家;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投资大国地位日益巩固;通过壮大消费市场,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链博会是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第三届链博会坚持促进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的理念,通过高规格举办开幕式、高水平举办展览展示、高质量举办形式多样的会议活动,不断深化贸易促进、投资合作、创新集聚、学习交流的功能作用。651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涉及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连同参展商带来的5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实际参展商达到1200家。

在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全球工商界齐聚链博会,不仅是对链博会投下的信任票,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投下的信任票。“链接世界、共创未来”。只有各方携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才能建设更加开放的世界经济、构筑更加稳定的全球供应链。

(作者为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部副主任)(李 媛)

(0)
江砂销售供应
上一篇 10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