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高桥下的乡村振兴图景
( 2025-11-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旅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向定杰
今年9月建成通车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以桥面距水面625米的高度刷新世界第一高桥的纪录。如今,这座“超级工程”依然热度不减,为偏远山乡注入新的发展机遇。
曾经,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如一道天堑,将两岸隔绝。随着交通条件改善,沿线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美食街巷飘香四溢、民宿群落次第花开、文创空间绽放创意。“通一座桥、兴一片业、富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正变为现实。
热辣滚烫,小镇再现勃勃生机
世界第一高桥连接着贵州关岭县和贞丰县两地。走进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下辖的花江镇,迎宾大道两旁,“火热出炉”的商业招牌让人眼花缭乱,新增的餐馆仿佛一夜之间在街道之间“生长”出来。
48岁的凉井村村民仇兴琴,年轻时背井离乡,和丈夫把餐饮店开到了湖南。
“在外漂泊一圈,还是想家。得知花江峡谷大桥即将开通的消息,我们就决定回来。”仇兴琴说,9月11日,她和丈夫回乡租了间40平方米的门面,做起了牛肉火锅生意。开业二十多天,花江峡谷大桥就宣告通车了。
世界第一高桥的“金名片”给小镇带来了“泼天的富贵”。今年国庆期间,花江镇人气爆棚。
“店里坐满不说,街面上也摆满了桌子,每天开到晚上11点多还有食客在排队,最多的一天营业额有九千多元。”仇兴琴说。
闲聊的工夫,又有许多食客上门。只见仇兴琴热情招呼完客人便在后厨忙活,不一会儿就将热气腾腾的汤锅端了上来。忙碌的生活跟火锅一样,热辣滚烫。
花江镇党委副书记徐代惠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共有餐馆125家,其中今年新开的就有30多家。为承接大桥通车后的旅游爆发期,镇政府联动市场监管部门,为新开餐馆提供“一站式”证照办理服务。不少在外开馆子、做药材生意的村民纷纷返乡创业。
“我们农特产品的量也比较大,有板贵花椒、蜂糖李、火龙果、枇杷等,接下来,我们会借助花江峡谷大桥,把农特产品整合起来,通过世界第一高桥的IP,让老百姓受益。”她说。
民宿观景,古村落迎来返乡热潮
无人机助推湖南益阳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
无人机助推湖南益阳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新华社记者常竣斐“无人机一天能播种700多亩油菜,效率约为人工的10倍,成本也比人工低”。近日,湖南省益阳市南县明山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宋海波指着不远处的油菜播种现场说道。农业无人机是重要的农业现代化工具,益阳为农业无人机的应用提供了丰富场景,还聚集了一批无人机社会化服务企业
在花江峡谷大桥另一岸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平街乡,有一个布依古寨,当地人唤作小花江。这里传统民居依山傍水而建,干净整洁的石板路蜿蜒向前。
石板路两侧是一连串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的民宿。在任何一家民宿的院落里,抬头就能看到世界第一高桥。
30多岁的林国权,原本在外地的酒店做厨师,如今是这里的老板。
2022年初,花江峡谷大桥开工建设,开工当天,林国权爬上山头,心里默默盘算着回家创业,“看到大桥动工的场景我知道,最好的创业机会就在家乡”。
2024年5月,林国权拿出积蓄,把村里视野最好的几栋老房子租赁下来,改造成布依族特色的客房。当年10月,有着27间客房的民宿正式开业。
为了做好网上推广,林国权学习航拍,在短视频平台上定期分享大桥的建设进展。慢慢的,线上的留言、私信多了起来,他也认识了很多天南海北甚至国外的朋友。
他的“布依桥缘居”院里泳池大桥倒映,周围三角梅盛放,瓦房上瓜藤缠绕,让人倍感舒适。今年国庆假期客房天天爆满,到后来,连院子里都躺满了南来北往的游客。接下来,林国权计划扩大规模,打造出100个房间,让每一个来看桥的客人得到更好的体验。
“我们还有红色研学基地、茶马古道、农耕文化博物馆、码头游船、摩崖石刻,可以看的东西很多。”平街乡党委书记张德林说,围绕“世界第一高桥”这一核心IP,乡里统筹区域资源,推动农旅、体旅、桥旅、文旅等融合发展。
文创出圈,服务区成必去打卡地
一条条“贵州龙”“鱼龙”在墙面“游走”,三叠纪古生物元素随处可见。步入花江峡谷大桥云渡服务区,地质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服务区是逛桥的第一站,这里让游客不仅能远观大桥,更能沉浸式互动体验。”花江桥旅融合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灿说。
云渡服务区除云渡收费站、综合楼、宿舍楼、加油站、充电桩等设施外,还融合桥梁博物馆、悬崖酒店、民宿、露营区、竞速跑道及200米观光电梯等旅游设施,构建“桥梁观光+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三位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
云渡服务区内,多款文创产品引得游客驻足。“深谷架虹·积木”“锚定笔套装”“峡谷徽章·冰箱贴”等16款特色商品,既有大桥的元素,又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引得大家争相购买。一款通过镜面反射技术展现桥梁完整形态的“镜桥”产品,一经推出就卖断了货。
文创设计团队负责人韩洲说:“就是想把花江峡谷大桥这个宏伟的工程和游客来游玩的情感体验连接,打造出可以触摸、可以感受、可以回忆的产品让游客带回家。”
“大家因桥而来,又因大桥衍生出的旅游业态而留下。”云渡服务区区长谢博然介绍,自9月28日大桥正式通车后,周边配套商业消费增长显著。第一批34家经营主体已全部入驻,第二批招商也正在推进中。
大桥连通了路,也连起了民心。世界第一高桥下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铺开。 新华社贵阳11月25日电(欧东衢 向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