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玲玲
2025年1月,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建设迎来五周年。1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宣布会先容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五年来生长情形。
凭证官方先容,地处西南要地的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面积达18.5万平方公里,笼罩川渝16个地市,总人口规模近1亿人,是中国西部人口最麋集的区域,在国家生长大局中具有怪异而主要的战略职位。
五年来,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取得了哪些生长功效?对推动天下经济增进有何特殊意义?未来又将若何更好地协调生长?
5年迈上两个万亿元台阶
对于五年来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成就,国家生长改造委副秘书长陈亚军在宣布会上用“四个新”来归纳综合。
第一,具有天下影响力的主要经济中央建设,实现新跃升。
从经济总量看,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生产总值由五年前的不足6.3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8.6万亿元,占天下比重由6.3%提高到6.5%以上,对西部区域甚至天下高质量生长的支持动员作用显著增强。
从产业系统看,两地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质料、特色消费品等四大万亿级的产业集群,汽车产量、电子信息产值占天下1/10以上。
第二,具有天下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央建设,出现新气象。
在创新结构方面,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央建设周全启动,西部科学城在重庆和成都两地正式挂牌,中国(绵阳)科技城加速建设,重组形成一批天下重点实验室。
第三,改造开放新高地建设获得新突破。
一方面,重点领域改造连续深化,实现市场准入异地同标、营业执照互办互发等;另一方面,对外开放水平连续提高,深入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线路已辐射全球126个国家(区域)的548个口岸。
第四,高品质生涯宜居地建设取得新希望。
在公共服务领域,“川渝通办”笼罩35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进一个门、办两地事”。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实现无障碍转移接续,公立医院161项医疗检查磨练效果实现互认。
“经由五年建设,双城经济圈创新动能更为强劲、区域生长更趋协调、绿色本底加倍坚实,开放生长更具成效、民生共享加倍可及,生长能级和综合实力连续提升。”陈亚军说。
中国经济主要增进极
当前,中国区域生长战略已进入新阶段,西部区域发生巨变。专家示意,作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不仅对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发生伟大赋能作用,同时也为推动天下高质量生长注入新的动力。
西托青藏、北承陕甘、南接云贵,在区域位置上,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起”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不仅毗邻西南与西北,也是相同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主要区域。
新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商务部释出利好!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示意,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在国家经济生长、对外开放、生态珍爱和区域协调生长中具有主要作用,在新时代肩负了主要的战略使命。
其一,作为西部区域经济体量最大的区域,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基础条件好,产业基础雄厚、人口密度大、市场空间广,是西部区域甚至天下的主要增进极;
其二,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也是西部区域通往东南亚、南亚、欧洲等区域的最便捷通道,将动员西部区域更好地对外开放、行使海内外市场;
其三,成渝区域生态禀赋优良,是中国大江大河上游主要的生态功效区,在珍爱长江经济带、共抓大珍爱方面肩负着主要责任。
“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的使命不仅是动员西部区域,更主要的是成为推动天下高质量生长的新动力源,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配合组成中国高质量生长的动力源系统。”陈耀说。
党的二十大讲述将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建设列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2024年中央经济事情集会提出,施展区域协调生长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效区战略的叠加效应,起劲培育新的增进极。同时强调,提升经济生长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动员作用。
“国家对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高度重视。”商务部国际商业经济互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对国是直通车示意,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在推动天下区域协调生长、创新生长和绿色低碳生长方面具有主要引领作用,不仅增强了西部区域的辐射动员能力,同时也在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中饰演着要害角色。
综合优势突出,生长空间广漠
在天下一盘棋的生长历程中,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配合组成了中国西北东南四个“增进极”。与其他都会圈相比,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有哪些怪异优势?
张建平以为,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在科教人才、消费市场、交通物流、科技创新等方面具备综合优势。“相较于海内其他都会圈,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的综合优势会加倍突出。”
陈耀先容,成渝区域曾是西部主要的经济重镇和货物集散地。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将东部约2000多所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迁徙至成渝区域,为其奠基了优越的工业化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起”倡议的提出,成渝区域从已往的开放末梢转变为开放前沿,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主要桥头堡,战略意义重大。
2025年是《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建设设计纲要》的收官之年。专家示意,面临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依赖自身的怪异优势,将迎来加倍广漠的生长空间。
未来若何更好、更协调地生长?张建平提出三方面建议:
其一,加速培育一大批拥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跨国公司,在新一代IT、大模子、人工智能、云盘算、低空经济、首发经济以及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其二,连续打造有序的市场环境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加鼎力度开放。在天下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施展引领树模作用,形成海内外中外企业在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同台竞技、公正竞争的事态;
其三,起劲介入全球经济治理,在扩大开放和制度性开放方面先行先试,提升成渝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陈耀以为,未来成渝双城经济圈需打破体制机制的行政区支解,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星散的新体制,为国家其他区域提供可复制的履历。此外,要适时实行扩容设计,更好地辐射动员云贵等周边区域,提升成渝区域的战略能级。
随着影响力不停提升,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同伙圈”越来越大。贵州、云南均提出起劲融入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生长设计,陕西也提出确立与成渝区域双城经济圈协同对接机制。
“现在,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已经基本完成,省会之间的高铁等大干线结构已成型。下一步可以推动将贵州、贵阳等小都会群先行纳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扩大其辐射局限,动员西南其他区域的生长。”陈耀说。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