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近日与中国牧工商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联合推进我国肉鸭育种创新。
这是记者近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牧工商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暨肉鸭联合育种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的。
国庆乡村游从“采摘赏景”到“多元体验”——“诗意+活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江苏多地乡村通过打造沉浸式田园体验项目、盘活古村落文化资源、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等创新举措,跳出“采摘赏景”的传统框架,纷纷打出“特色牌”、探索“新玩法”,不仅让乡村颜值更高、内涵更足,成为兼具诗意栖居与创业活力的新空间,更让游客感受到乡村振兴的独特魅力。模式革新 从“各自发力”到“联合运营”“在国庆期间,我镇构建的‘全域联动、资源整合’实践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王银鑫介绍,方巷镇以利民村“北湖拾秋”和沿湖村“怀旧文旅”为核心主题,精心策划了系列农文旅融合活动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水禽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良种对于包括肉鸭在内的水禽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农科院牧医所培育出“中新白羽肉鸭”“中畜草原白羽肉鸭”等品种,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等关键生长性能指标表现良好,在打破国际垄断的同时,也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次科企合作,希望能聚焦行业‘卡脖子’环节,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快突破高通量表型组、人工智能育种、基因编辑等底盘技术,努力实现从‘经验育种’向‘精准育种’的跨越。”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在签约仪式上表示。
他还说,希望借此契机,不断优化完善“产权清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企融合机制,强化多元投入、长效激励等制度创新,努力形成“科研人员愿意干、企业舍得投、农民得实惠”的多赢格局。(胡璐 古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