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形成各区域各领域欣欣向荣的景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协同格局正加快构建。在河北,承接北京、天津的研发项目,逐步形成以半导体、现代通信、新型显示等为主体的全产业链条体系,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在天津,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母机等领域举办的京津冀产业对接活动今年已达20多场,促成了合作超80项。
秋景如画 各地秋季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这个秋天,北京市精心打造了“多彩公园”“金秋画廊”“斑斓森林”三大类赏秋体验场景,精选了100个赏秋点位,串联起“城区—近郊—远山”秋色廊道。在丹东,天桥沟景区针对不同群体开发特色赏枫路线,目前游客量比往年同期增加20%以上。秋意正浓,乡村游热度不减
深化区域协调发展,为经济发展打开纵深空间。这个月,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又有新动作。一份囊括30项具体任务举措的行动方案正式印发,聚焦基础设施、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环境等领域,进一步放大上海、南京、杭州、苏锡常、合肥、宁波等6个都市圈的协同联动效应。与此同时,长三角综合立体交通网越织越密,方便人才、资金、技术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与高效聚合。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高品质美好生活。福建着力强化乡镇的联城带村作用,有序推进片区联建。在龙岩市上杭县,全县划分为四个片区,实施了一批覆盖产业、教育、医疗领域的民生项目。当地还整合农村运力,建成311个村级客货邮融合站点,将进村快递派件时间缩短至2天。浙江今年已启动87条省级发展轴建设,以“县城—中心镇—重点村”为载体,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在广东,粤北、粤东、粤西地区加快联动发展。截至目前,共建设“反向飞地”超110个,15个产业转移主平台累计新承接1620个产业转移项目。
“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持续缩小。今天的中国版图上,既有联通南北东西的经济轴带,也有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协同发展势头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