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鲁明 周桐
无人操作的智能农机,徐徐穿行于苹果园中,边走边向两侧喷洒水雾,恍若两只张开的翅膀,轻松掠过两米多高的苹果树……这是记者日前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举行的北斗智能果园综合管理机样机投放暨现场演示培训活动中看到的一幕。
苹果产业是甘肃的八大特色产业之一,研发高效、安全、低碳、智能作业的新型农机装备成为甘肃提升苹果产业机械化水平的当务之急。“2020年以来,针对果园农家肥深施、果园除草、果园植保、苹果采摘等环节机械化短板问题,我们组织实施林果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和农机一体化试点,加快推进果园机械化水平提升。”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刘文武说。
为破解农机研发制造、熟化定型和推广应用难题,农业农村部等部委将甘肃纳入国家“一大一小”农机先导区建设试点省份,明确江苏协同甘肃建设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重点探索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熟化定型、推广应用“三位一体”的新机制新模式。此次投放的北斗智能果园综合管理机样机就是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联合无锡卡尔曼公司牵头研制生产的。
量子计算机可以瞬间解决所有问题?
中新网11月18日电量子计算机是基于量子叠加、量子纠缠等原理构建的新型计算系统。其信息单元“量子比特”可处于0和1的线性叠加态,使其能在指数级大的状态空间中完成量子演化,在特定复杂问题上展现巨大潜力。然而,这种优势具有高度专用性
“甘肃的一位老果农曾跟我们说,‘机器要是能像人一样认路、会避障,还能打药施肥一把抓,那才叫真帮忙’,这句话是我们立项的初心。”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汪小旵说,2024年,在甘肃省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的支持下,南京农业大学联合无锡卡尔曼公司、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组建了一支“农机+智能+农艺”的跨学科团队。
为了研制果园综合管理机,汪小旵团队在静宁、庄浪、秦安等8个县区建立了30个试验点。在合水县红富士苹果园开展的田间测试中,北斗智能果园综合管理机实现喷幅8.2米、爬坡能力35°、作业精度2.5厘米,表现优异。
甘肃农业大学教授赵武云介绍,北斗智能果园综合管理机以增程式新能源动力底盘为核心,搭载“北斗导航+惯性导航+激光雷达+双目相机”多源融合控制系统,具备自动导航、障碍识别、路径规划、自主作业等功能,实现果园作业全过程的智能化与电动化。
“我们计划在8个苹果主产县区投放熟化样机70台,今年两批共投放熟化样机50台,依托30个应用主体开展多工况试验验证,通过问题反馈再改进完善,明年再投放20台,力争经过三轮的熟化改进,实现产品定型和推广应用。”刘文武说。“
相较人工作业,机械化打药和施肥效率提高2倍以上,单亩作业成本降低约40元,每台机具年均可为果农节约成本5.5万元。”赵武云说,北斗智能果园综合管理机的成功研制与示范推广,标志着甘肃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