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解读·“疫苗+卫生习惯”双防线 流感科学防护指南来了 | 梳理↓

央视网消息: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当前,全国的流感活动进入较快上升阶段。流感病毒出现变异了吗?H3N2是新病毒吗?针对这些疑问,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进行了解读。

健康解读·“疫苗+卫生习惯”双防线 流感科学防护指南来了 | 梳理↓

中国疾控中心流感监测周报数据显示,当前,甲型H3N2病毒在我国依然占有流行优势,现阶段检出的病原体均为已知常见病原体,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及其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王大燕介绍,H3N2亚型也不是一个新的亚型,是比较常见的,即使在同一个流行季内也会出现甲型H1N1、H3N2亚型或者乙型流感病毒交替的这种优势流行。

健康解读·“疫苗+卫生习惯”双防线 流感科学防护指南来了 | 梳理↓

流感病毒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异得越来越强吗?专家介绍,流感病毒容易发生“抗原漂移”现象,产生季节性的流行,但这样的变化不代表病毒会越变越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彭质斌表示,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化,也就是抗原漂移,正是由于这些小的“变化”会导致流感流行,但都还是季节性流行水平,并不是所谓的进化越来越强。

已经进入高发季 现在接种疫苗来得及吗?

目前,全国报告的托幼机构、学校流感聚集性疫情显著增多,5—14岁病例组的流感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专家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流感活动还将进一步上升。已经进入流感高发季,现在还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吗?

健康解读·“疫苗+卫生习惯”双防线 流感科学防护指南来了 | 梳理↓

专家介绍,虽然流感病毒传播已进入高发季,但现在接种疫苗也是有意义的。在未确诊的情况下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或已经感染过流感病毒痊愈的人群依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但不建议正处在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接种。

彭质斌表示,首先,不建议在感染的急性发病期内接种流感疫苗,需要等症状消失,身体基本恢复后再接种。如果已经出现了流感样症状,在没有确诊、自行痊愈后,这种情况下还是建议接种流感疫苗。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原标题:新华社快讯: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新华社快讯:11月2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健康解读·“疫苗+卫生习惯”双防线 流感科学防护指南来了 | 梳理↓

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中心主任医师秦强介绍,这次流感的病人特别多,流行期就会很长,流行期间再接种也是有意义的,接种疫苗肯定也是有保护作用的。

健康解读·“疫苗+卫生习惯”双防线 流感科学防护指南来了 | 梳理↓

除了接种疫苗外,还有哪些方式可以预防?对此,专家建议采取“疫苗+卫生习惯”的双防线策略。在接种疫苗的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吃消炎药对流感病毒有效吗?

还有很多人想知道吃消炎药对流感病毒有效吗?专家提示,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抗生素类药物是无效的。一感冒就吃消炎药的做法并不科学。

健康解读·“疫苗+卫生习惯”双防线 流感科学防护指南来了 | 梳理↓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宋蕊表示,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等都是抗菌药物。感冒多以病毒感染为主,应该以休息、补水和对症治疗为主。只有合并明确的细菌感染时才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予以抗菌治疗。

健康解读·“疫苗+卫生习惯”双防线 流感科学防护指南来了 | 梳理↓

此外,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的症状不一定与成人完全相同。6岁及以上的儿童流感症状与成人较为接近,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寒战、高热,肌肉酸痛、乏力等。2至5岁的儿童多表现为明显的发热、咳嗽和喉咙痛。而2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流感病毒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流感样症状,可能表现为腹胀、消化不好、活动度下降等。因此,儿童出现上述症状,就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必要时尽快就医。

针对儿童服用抗病毒类药物如奥司他韦等,出现呕吐、胃肠不适等症状,应如何应对?

健康解读·“疫苗+卫生习惯”双防线 流感科学防护指南来了 | 梳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学部主任姜德春介绍,出现恶心呕吐是一个很常见的副作用,一般来说都是比较轻微的。如果服药在15分钟之内就发现了呕吐,这个时候需要补服全剂量服用一次。如果超过30分钟之后再吐的,基本上认为药都吸收了,就可以不用再补服。但是家长要特别关注危险信号,比如呕吐的频繁、多次剧烈、量也大,或者活动明显少,这种危险的情况都要紧急去医院处理,以防耽误病情。

(0)
江砂销售供应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2023年1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