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7日和8日在雅典举行成立一周年系列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就考古研究、文明互鉴和学术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希腊文化部官员康斯坦丁娜·贝尼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为考古研究带来新颖而富有活力的视角,体现了中国在考古与古典学领域的深度参与。她说:“我们期待共同推进科研项目、教育合作与学术交流,丰富我们的学术思想,推动考古研究的创新发展。”
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院长李新伟在发言中介绍,研究院自2024年11月成立以来,围绕“构建古典学研究的中国学派”的目标,组织学者深入希腊多地开展田野考古与学术调研。
外交学院第四届“外交礼仪”研讨会在京举行
新华网北京11月8日电外交学院第四届“外交礼仪”研讨会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从事外交外事礼宾礼仪研究的外交人员、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外交礼仪的理论与范式创新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其在文明互鉴中的桥梁作用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会长旷伟霖认为,中国的外交礼仪既继承优良传统,又遵循国际惯例,不断创新发展,在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李新伟说,通过与希腊文物局、雅典大学以及多国考古研究机构的合作,中国学者在地层分析、文物保护和考古展示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后续项目申报与比较研究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中国学术力量深入参与世界古典学研究开辟了新路径。他表示,研究院将继续推进考古项目合作,加强科技考古与文献研究的融合,深化比较文明研究,努力建设具有原创性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古典学体系,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在7日举行的“中国考古新进展”主题交流活动上,中外考古学界专家围绕青铜时代文化格局、欧亚大陆跨区域交流、青藏高原考古发现等议题深入研讨。与会者从多学科视角探讨古代技术、经济与社会结构的演变,展示了中国考古在理论创新与国际合作方面的新成果。
在8日举办的“雅典青年学者古典论坛”上,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的青年学者,围绕“从希罗多德到西塞罗:古典语文学的视角”和“从地中海到中国:古代历史与考古的新视野”等主题进行学术交流。
在中希两国政府支持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于2024年11月正式成立,旨在促进中国学界对希腊各时期文明及世界其他文明的深入研究,加强中希、中欧及全球科研机构在考古与文明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历史文化合作。(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