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国 实习生夏桂琰)“建这个文化广场,村委会征求了我们200多位村民的意见”“原先的方案,广场的体育设施整个都是篮球场。我们建议一半做篮球场就够了,另一半弄点其他体育器材”……11月10日,在重庆巫溪县宁厂镇的兴隆村文化广场,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向记者说起建文化广场的民主决策过程。
为了让村民积极参与村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宁厂镇创新推出以“宁和议事团”为载体的“镇—村—网格”三级议事协商框架,推动群众从“旁观者”向“主人翁”转变。在村社区一级建立起“2+5+N”的议事协商体系,即在镇党委、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组建包含村支“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乡贤代表等5类人员及N类社会力量的“宁和议事团”;然后按照“四议两公开”“三事分流”等原则,将村镇事务以10个大网格、70个微网格为单位向村民传播,确保村民参与率100%、知晓率100%。
“我们将议事协商贯穿于村级决策实施全过程,解决了很多具体问题。”宁厂镇党委书记李红军说,比如电商平台项目是否引进?饮水池修在哪?危房及户厕如何改造?宁厂镇都通过“三级议事”协商框架,让“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干”。
青海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日前从青海省民政厅获悉,“十四五”期间,青海养老服务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其中,养老服务方面,青海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0%,新建、改建村级互助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76个,10299户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4103张家庭养老床位让“养老不离家”成为现实。在政策层面,青海省级制发16项政策措施,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制度框架;资源投入方面,累计争取省级财政5.66亿元,支持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投入12.7亿元新建、改扩建县级公办养老机构8个、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1个,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宁厂镇还推行“议事成果项目化”机制,将群众关切的议题转化为具体项目并纳入镇级乡村振兴项目库,优先安排资金支持。2024年,宁厂镇共有42个项目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推动全镇产业多元发展,新培育的“巫盐驿站”民宿、邓家大院等10余处网红打卡地,全年吸引游客10余万人次,带动餐娱收入增长500余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县其他乡镇,也同样倡行民主协商议事等举措。比如,文峰镇有“院坝会议”“板凳夜话”等,在凤凰镇的木龙村有家风家训馆,在古路镇的观峰村有孝道文化长廊……各镇村通过组建议事会等对人居环境改造、产业项目引进等进行三级议事决策。
“各镇村的载体、形式不一样,但都是通过构建基层议事协商体系,实现基层治理从‘政府独奏’转向‘干群合唱’。”巫溪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方式让基层治理与老百姓的需求契合度更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诉求。
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巫溪县创新构建“决策—执行—监督”体系和“8+8”(8类基层治理关键工作领域+ 8支参与网格治理的核心力量),全力打造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村社、集市、院落等末梢延伸,不断激活“家庭、单位、小区、院坝”等“最美巫溪”群创细胞,已创成国家级、市级、县级文明单位218个,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