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妈,今天的红烧鱼炖得入味,我给您盛一些。”“小李,麻烦帮我给楼上刀大爹带一份,他腿脚不方便。”……近日,在云南省陇川县幸福食堂,食堂负责人董姐正在忙前忙后地张罗着。
“我们积极构建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建设‘幸福食堂’。既提供堂食助餐,又给高龄独居老人免费送餐。”陇川县民政局副局长刘薇介绍。
“幸福食堂”的规范有序运营,离不开当地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陇川县纪委监委紧盯可能出现的食材采购存在猫腻、阶梯价位执行不严、送餐服务打折扣等问题,通过实地走访、随机抽查、座谈访谈等方式,压实职能部门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紧盯养老服务领域相关财政补贴,从资金拨付到审核发放,全程跟踪、逐项把关,着力纠治养老服务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今年2月,云南省委印发“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惠民行动”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省纪委监委作为牵头单位,把围绕“一老一小”开展突出问题整治纳入行动,紧盯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老年食堂建设等,精准发力疏通堵点。
今年6月,曲靖市纪委监委监督发现会泽县以礼街道敬老院建成后长期闲置的问题,并进行跟踪督办。整改过程中,县纪委监委、民政局、住建局、消防大队、以礼街道等组成工作组,做实做细消防设施不完善等导致敬老院不具备入住条件系列问题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截至目前,已有5名责任人被追责问责,以礼街道党工委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助力守好村集体家底
农村集体“三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作出部署,要求紧盯集中整治发现的顽瘴痼疾,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吉林省纪委监委将“册外地”清查作为清“家底”的突破口,督促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全省有耕地的9269个村,通过多图叠加比对筛查、逐块实拉实测、交叉互检互评、全程公开公示等方式,清理核实农村集体“三资”,更新数据上图入库,形成全省集体资源“一张图”
“为提高发现问题的及时性、精准性,督促民政等职能部门同步开展好‘一老一小’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我们注重发挥好派驻监督优势。”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省纪委监委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会同省民政厅党组建立上下联动协作、定期听取汇报、常态查纠督导等工作机制,及时跟进各地“一老一小”相关政策执行、养老服务领域整治工作进展等情况。
为进一步畅通问题线索反映渠道,云南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立足实际,通过开展重点项目排查走访、梳理养老领域信访举报、强化大数据监督等方式搜集问题线索,提升问题发现精准性和实效性。
大理白族自治州纪委监委构建“下沉一线挖、巡视巡察移、审计移送找、信访举报接、平台数据筛”联动监督网,精准揪出养老服务领域截留挪用、侵占骗取、虚报套取等多个问题线索。聚焦物资采购、资产处置、项目建设和服务质量,州纪委监委与民政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养老机构开展监督检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围绕服务政策、帮扶措施等落实情况开展监督,通过实地走访、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推动社区工会、老年大学分校等特色服务项目从“有”向“优”转变。
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织密养老服务领域监督网,联合职能部门,凝聚监督合力,紧盯养老服务项目建设、资金发放等环节,构建“发现问题—及时交办—督促整改”的工作链条,助推养老服务领域问题整改提质增效。
大理州纪委监委联合民政部门探索“双负责”领衔、多部门联动的监督模式,深化片区协作,协同住建、市场监管、消防等专业力量深入养老服务机构,集中排查整治高龄津贴、困难补贴发放不精准,项目推进缓慢等困扰老人的烦心事。同时,建立定期分析会商机制,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问题清单、整改难点、机制短板联合“会诊”,及时建立整改台账,推动多部门合力攻坚、严查快办。
针对督查中发现部分养老机构医养协作不畅问题,安宁市纪委监委强化“室组地”联动监督,监督检查组通过梳理台账、核查记录、实地走访等方式,重点查政策补助、干部作风、资金使用效率,形成问题清单交办督办,督促推动真抓实改。(记者 劳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