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州:精准护航 气象服务到田间

“您看这玉米刚拔节,现在最忌干旱高温,这几天墒情还不错,但得留意后天的短时高温……”7月23日午后,河北省涿州市豆庄镇大庄村的玉米田里暑气正盛,市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员郑文文蹲在田埂边,手指划过玉米翠绿的叶片,一边对照手持设备上的墒情数据,一边向种植户代庆堂细致叮嘱。

眼下正值玉米拔节关键期,涿州市气象局“田间服务队”小分队纷纷带着土壤墒情仪、便携式温湿度仪等设备深入田间。观测员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向农户讲解当前气象条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让农户心里有了“明白账”。

不光是大田玉米,蔬菜基地里的“气象护航”也同样贴心。在涿州润雅蔬菜种植基地,气象服务人员拿着便携式小气候监测仪,一边记录温度、湿度等数据,一边向基地负责人递上《蔬菜育苗气象服务专报》,通过实地调研、风险分析、现场指导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送上“定制化气象锦囊”。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指导各地法院严格规范公正适用失信惩戒制度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最高人民法院25日发布9个严格区分失信、失能被执行人强化信用修复典型案例,指导各地人民法院严格规范公正适用失信惩戒制度,把信用惩戒聚焦到对少数规避执行、逃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上来,实现依法履职与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相统一。最高法表示,要严格区分“失信”与“失能”,对于未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充分考量其是否具有失能的情形,避免将“失能”但无“失信”行为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人民法院积极适用失信惩戒宽限期制度,对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存在困难的被执行人,给予一至三个月的宽限期,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主体合法权益的影响

从“天气预报”到“灾害预警”,从“农事建议”到“专题服务”,“涿州气象”微信公众号俨然成了农户的随身“气象顾问”。“以前看天凭经验,现在点开公众号,未来七天的降水、温度、风力一清二楚,还有针对咱们涿州蔬菜、玉米的种植建议,比老把式靠谱多了!”大庄村的种植户代庆堂说。

优质服务的背后,是坚实的机制支撑。涿州市气象局与农业农村局深化“部门联动”,构建起信息共享、联合调查、联合培训、联合会商的“六联合”服务机制。两部门工作人员农事关键期联合下乡调研,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定制服务清单:玉米拔节期重点盯墒情,蔬菜育苗期聚焦温湿度,收获期提前预警降水大风。这种“直通式、定制化”服务,让气象数据精准对接农业需求,有效降低了旱涝、病虫害等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护航当下,更要长远赋能。”涿州市气象局局长许春燕介绍,未来将构建“基地+农户”双轨服务体系:对规模化种植园区开展棚内小气候精准预报和灾害模拟,为农户提供“点对点”农事提醒;联合农业部门推进“科技赋能助力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让气象科技真正成为农业提质增效的“催化剂”。

作者:高长安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维福(孙维福 高长安)

(0)
江砂销售供应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