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新星)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北京市绿化覆盖率已达49.84%,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92%,九成以上的首都市民出门500米即可游园赏绿。
据了解,经过两轮百万亩造林的“绿色接力”,北京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从2012年的38.6%跃升至2024年底的44.95%。随着绿色空间版图不断扩大,北京加快建设花园城市,将城市建筑、基础设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全要素纳入“大花园”生态系统,让城市每个角落都浸润在生态滋养中。
洱海指数发布,构建“人湖和谐互动”新模式
8月15日全国生态日,云南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洱海指数”。洱海指数兼顾洱海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协调流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围绕“干净、清澈、生态、共享”4个维度8项指标,从流域环境改善、湖区水质提升、生物多样性提高、湖泊服务功能完善等方面,全面、系统、科学反映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成效和洱海水生态状况。据洱海指数评价体系测算 2015年至2021年,洱海指数评价为良;2022年至2024年,洱海指数评价为优;2025年上半年,洱海指数得分为92.8分,评价也为优,总体呈向好趋势
2025年,首都建设花园城市步入第二个年头,一系列生态工程让花园城市焕发新貌。例如,海淀区曙光街道作为首批花园城市建设示范街区,利用边角空地打造家门口的“花园会客厅”,发挥“社区治理、社会治理、商圈党建”的合伙人机制,共同打造“花园里的生活城”;丰台草桥花园式示范街区以首个花卉IP社区为核心,让城市画廊与自然生态植物群落相融合,推动商业文旅与花卉产业深度协同。
目前,北京建成城市休闲公园344处、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709处、绿道2015公里,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17.09平方米。截至2024年底,全市纳入名录公园1100个,首都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公园星罗棋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