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构建促进农产品消费的良性生态

■ 贾 丽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着力激发农产品市场消费潜力。

这一政策组合拳不仅是针对当前农产品流通领域痛点的精准施策,更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布局。

笔者认为,相关政策正推动产业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创新金融支持、拓展销售渠道、促进产业融合等组合措施,促进农产品消费的良性生态系统加速构建。产业链各方要助力政策更好、更快落地见效,强化金融支撑力、提升智慧农业渗透力、激活农文旅融合力,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南京土拍出让13宗涉宅用地 “小而美”地块受青睐

本报记者陈潇7月30日,南京举行新一轮集中供地,共出让13宗涉宅用地,3宗地块溢价成交,10宗地块底价成交,累计揽金68.9亿元。整体来看,成交延续理性基调,但体量小、区位优的“小而美”地块受到青睐,成为本轮土拍的焦点。具体来看,热度最高的地块为鼓楼区江汉东街地块,该地块建设用地面积仅4216平方米,属于典型的小宗住宅用地

其一,创新金融支持,破除流通梗阻。当前,消费者对优质特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环节中仍存梗阻,特别是在冷链物流覆盖、品牌营销以及产销对接渠道等方面,亟须资金与技术的双重赋能。

各方在实践中需多举措打通产业链堵点。比如,重点支持建设标准化产地集配中心,配备分拣、检测等设施,形成产地集配中心、区域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网络的闭环系统,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同时,创新金融产品,破解融资难题,可开发“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专项产品,将订单、仓单、应收账款等纳入质押范围,为中小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缓解其资金压力。

其二,数字赋能农业,充分发挥电商平台作用。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电商平台的赋能作用,一批智慧农业模式落地。建议各地结合当地情况,优化算法推荐,联合电商平台培养“农民主播”;建立农产品直播质量追溯体系,实现“扫码见基地、直播看生产”;平台也可以对优质农产品给予一定的流量倾斜,助力中国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走向全球”。

其三,激活“农文旅体”融合消费新场景。建议各地充分挖掘农产品的文化价值和体验价值。比如,结合重大体育赛事、文化节庆活动,在周边配套建设特色农产品展销体验区,开发“赛事+美食”“非遗+特产”等主题线路,实现游客“看得见过程、带得走产品”。

农产品消费连接着农民的钱袋子和市民的菜篮子,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支点。各地在实践中,应因地制宜细化配套措施,形成政策和产业合力,让金融活水畅流、让数据要素赋能、让产业链条增值,从而真正激活农产品消费的巨大潜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0)
江砂销售供应
上一篇 19小时前
下一篇 18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