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启动建设第三批零碳园区

云南日报讯(记者 段晓瑞)记者从8月15日召开的云南省第三批零碳园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云南省启动建设第三批省级零碳园区,共有5个。至此,云南省建设的零碳园区达到15个。

5个零碳园区分别为云南宜良产业园区、云南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色金属及绿色能源片区)、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云南华坪产业园区(石龙坝清洁载能产业片区)。这些园区聚焦资源循环经济、有色金属、绿色能源、钠离子电池等重点产业,在实现路径上各有特点。

宜良产业园区将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布局并植入绿电应用;建设微电网中心站及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绿色供热全覆盖,通过智慧管理助力企业节能降碳;围绕先进制造、电子产品等产业,拓展“绿电+”应用场景,形成“绿电为基、多业协同、低碳闭环”的产业生态。

昭阳经开区发挥硅铝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硅铝主导产业,将以“分布式光伏+虚拟电厂+绿电直供”模式,依托屋顶光伏、储能电站,打通能源零碳化“最后一公里”,并搭建能碳智慧化管理平台,构建能碳排放核算评价体系,推动能源利用、排放管控更加高效。

蒙自经开区(有色金属及绿色能源片区)将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及新材料、消费电子及零部件和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完善“源网荷储+余热发电”绿色能源体系,提升园区绿色电力占比;推动多个降碳减废项目,促进产业深度脱碳、资源循环利用;搭建能碳数智管理平台,实现从“人控”到“数控”、从传统制造到绿色智造的全面革新。

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打造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积极探索绿电直供模式,加快构建“水电+光伏+储能工厂”的绿色能源供给体系,建设园区能源碳排放数字化平台,加强对企业能耗和碳排放监管;发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作为国家林业碳汇试点优势,积极探索造林碳汇、碳票项目开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碳汇交易试点示范经验。

经营者集中审查试点委托三周年 企业投资并购效率大幅提高

8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创新监管制度,激发企业活力,护航全国统一大市场——经营者集中审查试点委托三周年”专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22年开展经营者集中审查试点委托三年以来,总局持续创新,优化监管机制,通过修订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等一系列举措,有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推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取得了积极成效。此外,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优化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审查,施行简易案件“双二十”内部工作要求,简化简易案件申报材料要求,进一步提高简易案件审查效率

华坪产业园区(石龙坝清洁载能产业片区)将发挥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优势,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系统构建协同高效产业链;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探索绿电直连模式;依托园区增量配电网,建设“能碳数智一体化管理平台”、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零碳产品认证、碳足迹评价及碳资产交易等服务。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零碳园区建设工作。2023年,云南省研究制定《云南省推动零碳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在全国率先由省级统筹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在零碳能源供给、绿色产业集聚、碳足迹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云南省以“为落户园区企业提供100%全绿电”为目标,一方面持续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祥云经开区天峰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建成投运,曲靖经开区、楚雄高新区(云甸片区)、保山产业园区(绿色硅和精品咖啡片区)发挥增量配电网优势,加快推进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另一方面加力探索绿电直连,制定出台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推动绿电资源就近就地消纳、更好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同时,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推出企业办电“一站式”与用电“保姆式”服务,免费提供用能体验、能效账单等一揽子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开通“一键直达”总经理服务热线,为用户供应安全、可靠、绿色的电力。

围绕“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发展思路,云南省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绿色产业、大力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安宁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片区)发挥有磷有锂又有石油焦的资源优势,杉杉新材料公司与中石油云南石化公司签订石油焦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富宁和砚山产业园区发挥云南神火和云南宏泰等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加快构建绿色铝产业循环链;大理经开区依托“风光水储”绿色能源优势,助力欧亚、嘉士伯、华晟等“零碳工厂”“无废园区”加快建设。

在碳足迹管理方面,云南省逐步完善省级碳排放管理体系,明确省级零碳园区碳足迹核算目标,发布云南省碳足迹核算重点产品目录清单,引导开展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材料、水泥、钢铁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昆明高新区实现企业碳足迹“一站式”管理,贝泰妮、多宝集团等企业17款产品实现碳足迹认证全覆盖;玉溪高新区与云南电网公司、云南大学开展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合作,升级“电可维”能碳管理平台,有力支撑产品碳足迹核算。目前,前两批10个零碳园区已有51款产品开展碳足迹核算认证。

同时,云南省还加快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目前已累计培育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86家、绿色工业园区12个,认定绿色低碳产业园区10家;大力推动绿电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新能源电池产业表现抢眼,工业节能降碳、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标国家要求,围绕全绿电供给、“以绿制绿”产业发展模式、能碳管理提升等工作重点,深化15个省级零碳园区建设,全力争创国家级零碳园区,带动全省园区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0)
江砂销售供应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29分钟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