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 赛场的力量(人民家书·中华体育精神颂·全运家书)

家乡的父老乡亲:

大家好!

写下这封信的时候,我正在为十五运会做最后的准备。每天训练都很辛苦,但一看到胸前的“四川”,心头就有一股劲儿往前顶——我很骄傲,自己是一名四川运动员,是从巴蜀大地走出去的中国体操人。

我出生在“三江环绕、六山环抱”的宜宾,在这里第一次走进体操房,开始了自己的体育生涯。6岁到成都训练,14岁进入国家队,再到后来站上世锦赛、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脚下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四川这片土地的滋养。一路走来,我从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教练的悉心指导,有队友的并肩奋斗,也有一代代四川体操人的传承。我的师哥邹凯、冯喆,都是我成长路上的榜样,他们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和彼此托举的信念,一直在激励着我。

这几年,从大运会到世运会,我有幸在家门口感受到四川体育的力量。赛场上一浪高过一浪的“雄起”,是巴蜀儿女独有的热情。成都大运会上,在家乡观众的注视下,父亲为我挂上了金牌,那是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瞬间。

常年在国家队训练和比赛,回家的机会并不多,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味道。每次回家,闻到的第一缕气息,总是那股熟悉的烟火气。吃到妈妈做的麻辣牛肉,和儿时朋友边吃火锅边聊天,总能暂时忘记赛场的紧张,只觉得巴适和安逸。

为少年喝彩(赛场点睛)

泳池中,13岁的于子迪如飞鱼破浪,气势如虹;滑板场上,同为13岁的邹明珂腾空一跃,逐风追梦;十米跳台前,12岁的吴仕杰纵身入水,水花轻溅……在他们稚嫩的脸庞上,人们看到了超越年龄的沉稳。一个个年轻运动员崭露头角,不仅是个人天赋的绽放,更是一个时代少年群像的生动缩影。既有为国争光的远大抱负,也保持着对运动的纯粹热爱;既能承受高强度训练的压力,也在文化课学习中追求全面发展

今年是我第三次代表四川出战全运会,与前两次相比,这回更多的是一种“汇报”的心情。我希望把这些年在国际赛场上积累的经验、磨砺出的心态带到全运会上,当作向家乡父老的献礼。无论成绩如何,我都会拼尽全力,把每一个动作做好,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未来,我也想为四川体操和体育事业尽更多责任,给那些热爱体操、富有天赋的孩子们搭建更好的平台,让更多川娃子因为体育变得阳光、自信、坚强。我相信,巴蜀大地还会走出更多世界冠军。

四川加油,家乡雄起!

邹敬园

(作者为国家体操队运动员)

感谢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支持

(0)
江砂销售供应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2025年11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