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爱牧水果家庭农场内,晚熟葡萄硕果盈枝,种植户苏茂婕捧着沉甸甸的果串笑意盈盈:“今年亩产突破4200斤,单价稳定在每斤8元以上。这多亏了委员们牵线搭桥,帮我们升级技术、打通销路!”这份丰收的背后,是区政协农业界别委员组建的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带来的“政协智慧+联盟力量”。
作为全国深化农村改革试验区,彭山区家庭农场数量已突破2000家,但曾长期受困于种销两难、政策落地低效等问题。“农民缺资源、政府缺抓手,联盟应运而生。”区政协委员、联盟秘书长刘沈厅介绍,联盟创新采用“荣誉会长+轮值会长+志愿者”治理模式,吸纳政协委员、农场主、技术专家组建服务团队,构建起“政府指导、委员参与、市场运作”的协同机制。目前已推荐180余个政府奖补项目主体,惠及农户超1000户。
农户在观察葡萄生长情况。
河北康保县:“康巴诺尔・乐享金秋”农艺农技大赛火热开幕
近日,河北省康保县丹清河乡小兰城村的田间地头热闹非凡,该县“康巴诺尔・乐享金秋”农艺农技大赛在此火热开赛。在活动现场,无人机喷洒药物比赛率先开赛,它们在田野间灵活穿梭,精准完成农药喷洒作业,不仅比拼喷洒的精准度与效率,更以其科技赋能的创新应用,尽显现代农业魅力。康保县“康巴诺尔・乐享金秋”农艺农技大赛活动现场,乡亲们正在进行簸箕颠莜麦比赛
技术升级是丰收的关键。区政协委员赵德华、马锐等牵头联合科研院所成立技术攻坚组,研发推广“遮阳网防晒防霜冻”“简易滴灌系统”等低成本适用技术,通过联盟免费开放,实现每亩年节本增效超1000元。同时,联盟制定《彭山葡萄生产管理导则》等5项行业标准,推动农药用量减少30%,优质果率提升至85%,为农产品品质筑牢防线。
市场渠道的畅通让好果子卖出好价钱。刘沈厅牵头搭建数字农业产销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订单农业+直播带货”双轮驱动模式。今年,委员志愿服务队赴成都、重庆对接经销商,签订20余份采购协议,销售葡萄400万斤;通过“小程序+社群”线上渠道售出160万斤,销售额突破640万元。“现在种地越来越‘潮’,手机能管果园还能直播卖货!”种植户张雄的话道出了农户心声。
如今,联盟会员农场已超680家,形成“技术共享、渠道共建、品牌共塑”的生态体系。“彭山葡萄”品牌价值持续提升,会员农场平均产值增长25%,返乡创业青年占比超40%,带动1.2万人就业。联盟探索的“橘园套种杂粮”等立体农业模式,覆盖50余个农场、1200余亩土地;全区“水稻+果蔬”“水稻+中药材”轮作模式面积突破1.5万亩,年产值达5000万元。
“委员既是‘联络员’,更是‘服务员’和‘创新员’。”区政协主席杨红表示,下一步联盟将推动与科研院所共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培育数字农业等新业态,探索“农业+文旅+研学”融合路径,让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
作者:王宇豪 马诗雨(王宇豪 马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