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速度”到“温度” 云南园区成吸引企业“强磁场”

央视网消息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进园区经济大力发展,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数据显示,2024年,云南易门产业园区产值达178.19亿元,云南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企业营业收入1007.05亿元;2025年上半年,云南开远产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3.5 亿元,营业收入104.32亿元……在云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上,各产业园区正以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成为吸引企业、集聚产业的“强磁场”。

效率保障: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

云南新平产业园区的“新平速度”至今仍是当地营商环境的鲜活注脚。园区整合资源和力量,打破山区地形制约,削坡改平、盘活土地,推行“分类办”服务模式。

云南正大钢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彦宗说:“园区成立专班小组,手续推进快,追踪解决施工问题,我们260万吨制管项目从首谈到签约仅用时37天,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105天,从开工到第一条圆管生产线建成仅用时110天,在一年内实现了签约-开工-投产-纳规。”

从“速度”到“温度” 云南园区成吸引企业“强磁场”

位于滇东南的云南富宁产业园区,同样以高效服务描绘出一幅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产业腾飞的生动画卷。云南神火铝业90万吨电解铝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8个月,背后是当地6天完成6000亩土地丈量、24天建成入园道路的高效行动。园区升级推出“全过程帮办、全要素供给、全周期保障”模式,编制《项目入园服务口袋书》,企业注册、税务登记等事项当天办结,用地审批等限时清零,为园区企业发展护航。在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孟夏看来,正是这种政府主动高效服务、企业全力冲刺的协同合作,共同完成了项目的快速落地投产。

全周期服务:构建企业成长“生态圈”

平乐至昭平高速开铺沥青 预计年内通车

央视网消息眼下,位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文竹镇的全州至容县高速公路平乐至昭平段正进入沥青面层大规模施工阶段,工人们抢抓施工黄金期,全力冲刺年内通车目标。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装满沥青的车辆整齐排列运送沥青,大型摊铺机正将滚烫的沥青均匀地铺在路面上,工人们时刻监测着沥青铺设的温度和厚度,压路机来回碾压,确保平整度、厚度、压实度等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目前沥青施工已完成50%。全州至容县高速公路平乐至昭平段位于广西桂林市、贺州市境内,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路线起点与包茂高速相接,向南经平乐县平乐镇、桥亭乡、大发瑶族乡、昭平县文竹镇,终点与贺巴高速相接,同时顺接苍梧至昭平高速公路,项目路线全长约53.296公里,设计速度采用100公里每小时,双向四车道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6米

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创新“1357”招商机制,以“全流程闭环管理+7项要素保障”为企业提供从落地到运营的全周期服务,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做好项目用地、电力、金融等要素保障工作。2024年,园区为企业争取扶持资金2.45亿元,解决用地、电力等难题40余件,推动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34.7亿元,跻身云南省千亿级园区。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铜业分公司党委书记陈钢表示,“两区”管委会真正做到了想企业之所想,为企业谋福利、谋发展,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的延链补链,都提供了服务保障。

从“速度”到“温度” 云南园区成吸引企业“强磁场”

要素赋能:筑牢产业升级“硬支撑”

营商环境的优化,更体现在对企业发展需求的深层回应。云南开远产业园区依托“热电汽联产”模式,为纺织、化工企业提供仅为沿海1/3的综合蒸汽成本,园区创新的“一企两国两厂”跨境模式,也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蕾磊介绍:“作为云南省已建成唯一拥有纺织印染产业的园区,我们引入江苏新东旭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面料生产在开远、成衣加工在越南、市场销售在欧美的产业链布局。”

从“速度”到“温度” 云南园区成吸引企业“强磁场”

云南易门产业园区则打破传统招商模式,引入两家园区开发公司共建“广东产业园”“果岭产业园”,通过“以商建园、以园招商、以商招商”实现共赢。目前,两个“园中园”已入驻企业(项目)69个,2024年产值达8.29亿元,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硬实力”。

从项目落地的“加速度”到全周期服务的“暖温度”,从“全程代办”的高效服务到“跨境合作”的模式创新,云南园区正以实打实的举措,为企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0)
江砂销售供应
上一篇 2025年8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8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