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期14天的2025年大北农集团丰收节在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神农广场的团圆晚会中落下帷幕。

今年的丰收节,大北农集团(以下简称“大北农”)除了邀请企业高管、专家学者,还迎来了很多携家带口的城市家庭、举着手机直播的年轻人。他们在神农广场的市集间穿梭,品尝现烤猪肉、挑选中秋好礼、参与古诗对战,度过了一段充满烟火气与文化味的丰收时光。
从田间到餐桌、从产业到消费、从技术到市场,这场农业盛会不仅是一场丰收庆典,更是一次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实践。大北农正以一场节庆为支点,撬动企业农业产业链的价值重构。

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行政楼。
从产业后端走到消费前台:
一场“B2B2C”的战略转身
在过去,大北农像是一个“隐形冠军”,在饲料、动保、种业等B端领域,它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均位居行业前列,但这些成绩大多仅被行业内知晓。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单纯的生产优势已难以形成持续竞争力,农业产业竞争进入“生产+消费”双轮驱动的新阶段,农产品不再是“产出来就行”,而是“卖得好才行”。
大北农举办本届丰收节,正是其从产业后端走向消费前台的关键一步,不仅展示了企业产业实力,更重要的是在测试其连接消费者的能力。从市集展销到互动游戏,精心设计的活动形式和每一个环节,都在与消费者建立联系。

大北农丰收节市集展销活动。
这种转型并非易事。从B端到C端,意味着企业要面对完全不同的运营逻辑。B端业务注重技术参数和成本控制,而C端市场更需要情感连接和品牌认同。大北农选择以丰收节作为切入点,探索转型思路,通过搭建文化场景、体验线下活动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大北农的转型并非放弃B端优势,而是以B端为基础向C端延伸。这种“B2B2C”的模式,既保持了其在产业根基上的优势,又能够渐进式地接触消费者。
“这种连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基于对农业产业链的深度理解与重构。”一位行业观察者指出,如今农业的价值链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络的、互动的、可延展的。
科技赋能与产业创新:
从“种子到筷子”的信任闭环
如果说连接是方法,那么信任就是目的。而信任的背后,是科技的有力支撑。大有谷作为大北农集团旗下的新型食品平台,既是本届丰收节的承办方,也是这场信任实验的核心载体。
中国农业市场产品丰富,但仍然存在同质化严重、品牌辨识度低、信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更多能带来信任感的食品平台。大有谷创建全球优质食品平台,向上对接农民与合作社,向下链接消费者与商超,旨在成为优质农产品的“信任中转站”,其商业模式建立在三大核心能力之上:源头控制、科技赋能与场景创新。

大北农丰收节市集展销活动。
源头控制——是确保产品品质可控与稳定的基础。大有谷通过订单农业全程溯源、示范基地合作、参控股基地等方式,从种子、土壤、水源等源头处开始把控产品质量。例如,大有谷的“五好”五常大米主栽品种“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是地域性品种,只适合五常地区种植。大有谷严格限定了土壤、水源和种植规范,确保产出的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
科技赋能——实现从种植到配送的全链条溯源,是实现信任的关键。大有谷依托大北农集团在数字农业等方面的积累,构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体系,确保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新鲜和安全。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查看产品的产地环境、生长过程、检测报告甚至农户信息。这种透明化的供应链管理,不仅增强了产品的可信度,也让消费者吃得明白、吃得放心。
场景创新——覆盖线下市集、线上直播等多元触点,是信任的落地方式。大有谷卖的不只是农产品,更注重打造可感知的消费场景。线上,通过App和达人直播销售;线下,举办品鉴会、农耕体验活动,以及像丰收节这样集展销、娱乐、直播于一体的节日。
内蒙古五原县:“一瓜一麦”斩获国字号认证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申报的“五原灯笼红香瓜”“五原小麦”双双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不仅是继“五原黄柿子”后,五原县县域特色农产品再添的两张“国字号名片”,更标志着河套平原腹地的五原特色农业,正从“种得好”向“品牌响”加速迈进。地处河套平原核心区的五原县,黄河水蜿蜒过境,千年灌溉孕育出肥沃的灌淤土——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就像给农作物铺了一层“营养厚垫”。五原县胜丰镇灯笼红香瓜种植户张美珍随口说道,“咱们拳头大的香瓜,轻轻一掰就裂成两半,清甜的果香瞬间弥漫开来,看见就馋”
“我们卖的不只是农产品,更是文化、体验和信任。”大有谷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饱腹到口感,再到社会属性,最终到文化内涵,都在这次丰收节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品牌建设与文化融合:
农业的价值重塑
文化,为这场丰收盛宴注入了隽永的韵味。
在丰收节的舞台上,彝族歌手演唱《天上雾腾腾》,蒙古族歌手献唱《幸福的牧马人》,东北民歌《串门儿》引发阵阵共鸣,这些节目展示出地域文化的多样性。通过文化表演,不同地域的消费者在文化体验中找到了情感认同。

大北农丰收节庆典现场。
行政楼六层的文化展览会上,“茶墨绘事”清香弥漫,“墨宝赏鉴”笔走龙蛇,“一期一会”禅意悠远,在孙韶辉老师的引领下,观众们品茶悟道、赏墨修心,感受中华农耕文明与当代艺术的完美融合。
丰收节活动期间,多位专家学者受邀授课,神农书院大企业家智慧讲坛座无虚席。汪建初教授带来的《阳明心学与生命优化》三日研习,引领学员开启一场心灵之旅;鲁柏祥教授的《敬天爱人》、王育琨老师的《地头力学》、彭剑锋教授的《数智化革命》、付文阁教授的《AI机遇》,从心学到商道,四位学者为现场观众打开了认知的新天地。
值得关注的还有萌宠嘉年华,它是本次丰收节欢乐的海洋,更是治愈系的狂欢。身价80万元的冠军猫优雅亮相,冠军犬天团活力登场;小狗趣味运动赛里,“毛孩子”奋力奔跑;人宠默契大考验中,主人与宠物的互动温馨有爱。萌态百出的场景,让整个园区充满欢声笑语,传递着人与动物间的温情。
通过“连接”打破产销隔阂,通过“信任”重塑农业价值。本届丰收节实现了品牌建设与文化融合,让农产品不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有故事、有温度的内容载体。
健康中国与强农报国:
农业企业的时代使命
在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双重驱动下,农业不再只是解决人们吃饱的问题,更是确保人们如何吃好、吃得健康的问题,大北农的强农报国使命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从“强农报国”到“美好生活”——过去,大北农的使命主要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来实现;如今,这一使命延伸至“让消费者吃得更好、更放心”。本次丰收节活动主题“创新强农 美好生活”正是这一理念的充分体现。

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神农广场。
打造营养型农业平台——大有谷推出“益婴美”系列母婴产品,整合共享渠道与母婴生活服务,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品质可控,响应了健康中国对特殊人群营养保障的号召,也体现出企业对消费升级趋势的精准把握。
构建可复制的产业生态——围绕“食品强国”目标,大有谷聚焦优势县域,建设稳定的基础产品供应基地,推动三产融合与产地IP打造。通过“赛道选择—赛车打造—赛手培养—环境营造”四位一体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模型。
“农业不仅是传统的产业,更是科技的阵地、文化的载体、幸福的源泉。”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在丰收节开幕式上表示,美好生活是农民的向往,也是市民的追求。丰收节不仅是对农耕文明的传承与礼赞,更是对广大农民辛勤付出的崇高致敬。健康中国,农业先行;农业强国,种子先行、土壤先行、智能先行。

从产业到消费,从科技到信任,从品牌到文化,今年的大北农集团丰收节不仅是一场共庆丰收的盛典,是一次以科技赋能乡村产业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次对农业价值重塑的深度探索。它用节庆的形式,打破了产销隔阂,构建了信任闭环,也推动了农业企业的战略转型。
当生产者因创新而强、消费者因品质而安,农业才能真正融入现代生活的脉络,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循环。
丰收有时,奋斗无终。在这场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中,大北农和大有谷正以“从种子到筷子”的全链路战略,书写着中国农业的信任经济学,也为强农报国的时代命题,交出了一份充满创新与温度的答卷。